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目标元素与方法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的指示精神,课程思政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成为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举措。“劳动经济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应努力担当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目标指向
“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应努力寻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和谐统一,使三者紧密融合,相得益彰。
(一)德才兼备是“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根本育人目标
课程教学首先要实现对大学生的精神塑造与价值引领。知识点传授层面,要理直气壮地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精神塑造层面,要有意识地宣扬和阐释中国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民族精神等;情感激发层面,要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和人文关怀精神等[2]。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3](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劳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力市场法则的基础上,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思政目标。爱岗敬业、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等“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都应该言传身教地引导学生去体悟和践行。
(二)核心素养是“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教学目标
《纲要》多次提及“素养”和“修养”,涵盖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职业素养以及道德修养等,体现全面育人的思想。在“劳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外,还应融入隐性素养培育,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学习获得感,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可以通过课程思政助推3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一是学以致用的问题意识;二是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三是分析问题的辩证哲学思维。
(三)综合能力是“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拓展实践目标
《纲要》明确指出,经济学类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4]。“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绝不仅仅囿于课堂教学常规活动,其最终成效还要通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来显现,必须拓展至课外实践及学生科研活动层面。具体而言,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能力培养、就业能力培养、科研兴趣激发与科研能力提升都是在第二课堂中拓展课程思政的必要任务。
二、“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和元素发掘
(一)“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系统设计
课程思政应体现学理性和思想性的无缝耦合,不能碎片化地生硬植入课程教学。“劳动经济学”在实施课程思政的系统过程中,应考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全局视野中提升认识,把握育人高度。课程思政不只是单纯的教学方法革新,其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任课教师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培养自身的思想深度,实现育人实效[5]。
二是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内在契合。课程思政特别忌讳机械地“为思政而思政”,而是在学科、专业和课程知识体系基础上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切入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6]。
三是寻求各方配合的动力支撑。除了课程思政语境下的行政推动力,还需积极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改革并成为主力军,充分挖掘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动力,使课程思政成为教书育人的“内生逻辑”[7]。
(二)“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元素发掘
应当说,“劳动经济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相当丰富,是一门贴近生活、很接地气的实践导向科学(见表1)。
三、“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方法探索
为了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避免老生常谈式的空洞说教,可以尝试如下教学方法:
(一)案例讨论法
从学术和职业素养来说,“劳动经济学”应着力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引入鲜活的案例并设置一些非结构化的开放式问题[8],让学生分析场景与事实,使其在讨论中深化认识,从而达到课程思政教育目的。
(二)课堂辩论赛